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歐洲最高雅的客廳。著名的水道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熙來攘往的遊人與群鴿嬉戲的歡樂景象!

0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歐洲最高雅的客廳。著名的水道及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熙來攘往的遊人與群鴿嬉戲的歡樂景象!

威尼斯是個沒有汽車的水上城市,從一個小島到另一個小島只能坐船或者是步行過橋。這裡運河水道密集交織,小橋比比皆是。緃橫的小巷像迷宮,遊客穿梭往返,相比起喧鬧的景點,威尼斯有一份寧靜。這歸功於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通。若到威尼斯旅行,一定要到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置身在偌大的廣場,可以帶給人內心一種平靜安穩。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場所。馬可是聖經中《馬可福音》的作者當年兩個威尼斯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大將耶穌聖徒馬可的遺骨偷運到威尼斯,並在這里為聖馬可建造教堂,教堂內有聖馬可的陵墓, 教堂也以聖馬可的名字命名,教堂前的廣場也因此得名“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入口有兩根高高的柱子,左邊是威尼斯的代表“飛獅”,邊是威尼斯最早的守護神聖狄奧多。


飛獅抓著一本聖書,上面用拉丁文寫著天主教的聖諭:“我的使者,你在那里安息吧!”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鐘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

1797年拿破崙佔領威尼斯後,讚歎聖馬可廣場是“歐洲最美的客廳”和“世界上最美的廣場”,並下令把廣場邊的行政官邸大樓改成了他自己的行宮,還建造了連接兩棟大樓的翼樓作為他的舞廳,命名為“拿破崙翼大樓”。


聖馬可廣場南、北、西三面有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環繞。


聖馬可圖書館,也是全球最美十大圖書館之一,矗立於廣場入口處,富有文藝復興時代建築的特點,上層是圖書館的大廳。


馬可圖書館對面粉白色調、氣質優雅的總督宮( palazzo ducale),是威尼斯強盛時期的象徵,也是為了紀念威尼斯共和國戰勝諾亞和土耳其的勝利而建造。總督宮正面36根雕花大理石柱托著70個圓拱,是當年威尼斯大公的宮殿,現在已成為藝術兵器展覽館。


廣場的東面聳立著聖馬可大鐘樓和聖馬可教堂。

聖馬可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建於1073年,融合東西方建築為一體,是古羅馬建築群中的傑出作品。拜占庭式的圓頂教堂,正面屋頂有金色哥德式尖塔和雕飾,正門上方還有四匹奔馬雕像。

教堂內佈滿了用花石和瓷片鑲嵌的壁畫,被稱為世界最美的教堂。教堂內還有威尼斯保護神—聖馬可陵墓。在聖馬可教堂上可以鳥瞰整個聖馬可廣場。


教堂裡馬賽克壁畫及大理石雕刻


聖馬可大鐘樓高99米。鐘樓頂上有一座自動大鐘,兩側各站立一個手執大錘自動敲鐘報點的金屬人。每當鐘聲響起,悠揚洪亮的鐘聲響遍全城,非常壯觀。

遊客們可以選擇漫步在廣場上,當然走累了還可以選一個露天的咖啡館座位坐下來休息一下,大家聚在一起無拘無束的高談闊論,或促膝談心。廣場上其中兩間著名的咖啡館,便是花神咖啡館及油畫咖啡館

花神咖啡館

廣場上的鴿群,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向遊人索食。旅人們追逐著鴿子,鴿子散落的飛行,構成一幅人鴿和睦相處的迷人畫面。

另外,廣場上還有很多街頭藝人和流動的小攤販,出售一些當地的紀念品,有喜歡的可以買一些當作紀念。

夜幕降臨,廣場周邊一圈建築裡的每個拱門內,都亮起散發著金黃色光芒的燈,將原本白色石面的教堂照得通體金黃,整個廣場就籠罩在一片金碧輝煌中。


廣場上露天音樂會奏出美妙的音樂,常使聽眾如醉如痴,流連忘返;也有的遊人在另一邊,踏著節拍,翩翩起舞,來此觀賞一場免費的演出也是一件樂事呀!

要注意的是,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地勢最低點,因此在潮漲時和下大雨時,它是威尼斯首先被水淹的地方。下大雨時,雨水從廣場的排水溝直接流入威尼斯大運河。這是下雨時的理想排水渠道,但是在漲潮時卻帶來了麻煩。每天亞得里亞海潮漲時分,威尼斯大運河的河水同樣通過排水溝從聖馬可廣場的地下湧出,形成一潭潭的積水,每年還會出現幾次潮水鋪滿廣場甚至水淹廣場的情景。

站在聖馬可大廣場的中央,環顧四周,讓自己的眼球盡享建築藝術的盛宴。在廣場上,每逢整點來自聖馬可鐘樓的鐘聲,再加上貢多拉船夫在划船時的高亢歌聲,此起彼落。鐘聲莊嚴神聖,歌聲溫暖感動。在威尼斯旅行,可享受一份舒心的寧靜,讓人感動!

Piazza San Marco

地址 |Piazza San Marco, 30100 Venezia VE, Italy
交通| 搭乘水上巴士藍線(Blu)至S.Zaccaria碼頭下船,然後步行5分鐘即到。
        搭乘水上巴士藍線(Blu)、橙線(Arancio)或紅線(Rossa)到S.Marco碼頭下船即到。

Google Map| Piazza San Marco

資料與圖片來源 | pixabay 網絡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