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長崎開啟一場勇氣與救贖之旅,參觀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館,向信仰殉道者致敬!

0
在日本長崎開啟一場勇氣與救贖之旅,參觀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館,向信仰殉道者致敬!

在太平盛世的今日,信仰對某些人而言是一種精神寄託,又或是一堆可茲參考的宗教教條或教導。但對於在16世紀的日本而言,信仰是攸關生死的決定。如果有機會來到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館參觀,心中肯定會湧起波瀾,敬畏之心必定油然而生!

坐落在日本長崎西阪的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館,建於1962年。這是為了紀念史上二十六位聖徒在西阪山丘殉教的一百週年,由日本現代建築師今井兼次(Kenji Imai))設計。

紀念館分成三大部分,紀念博物館、紀念碑及毗鄰的聖菲律普教堂。

西阪是殉道者遇難的地方。它高高地聳立在一座斜山坡之上,再上面又是一個稍稍隆起的小山坡,這裡就是當年行刑的地方。

當年,殉道者在這個高地可以望見蔚藍的長崎海灣。在這個小山坡的下面,就是紀念碑、博物館和聖菲律普教堂。

日本二十六聖人是1597年2月5日被下令在長崎處決的26名教徒,當中包括了四位西班牙籍傳教士、1位墨西哥籍修道士、1位葡萄牙籍修道士及20位日本籍信徒,其中最小的才年屆12歲,在為信仰殉道後被封為「日本二十六聖人」。

紀念博物館正前方鑲嵌了「日本二十六人紀念的浮雕」。 26位聖人的塑像一字排開仰望蒼天,紀念碑則由淺黃色的花崗石砌成。殉道者紀念碑由日本現代著名雕刻家舟越保伍雕刻設計。

紀念館和紀念碑有一主題,名為“往長崎之路”,表現了日本殉道者在肉體上經歷的痛苦,而且彰顯了他們為信仰獻身的精神。

與紀念館比鄰的是一座建築風格獨特的教堂,即二十六聖人紀念聖菲律普教堂。教堂、博物館及殉道者紀念碑在一起組成紀念建築群。教堂的雙塔是聖堂的最大特徵,也成為了長崎的著名的地標。

聖菲律普教堂獨特的鐘樓。它有兩座高塔,代表着人類與上帝的交流。左邊的稱為聖母塔,象徵着人類的祈禱上達天堂;右邊的則是奉獻給聖靈,象徵來自天堂的恩寵降至人間。

組成紀念館建築群的還包括了日本二十六聖人博物館。館內展覽分成“源自天主教時代的傳家寶”和“再現其歷史的現代創造品”這兩個主題。館內還展示了一些歷史信件、歷史記錄以及壁畫、日本畫等,都是關於基督教在日本的歷史。

博物館分為兩層。展覽按照編年歷史分為三個階段:一、早期基督教的傳教活動;二、殉道者的業績;三、基督徒在迫害時期堅持自己的信仰。

第一層是主展廳,收集了重要的教會歷史文獻和文物。文獻中有日本文字,也有歐洲各國文字。

在展廳的二樓,有一座用於悼念殉道者的小教堂,稱為“榮光堂”。 祭壇的中央有十字架以及梨花形狀的鑲嵌著彩色玻璃的窗戶。前者代表著殉道,後者 (梨花) 則是每年二月開放的花朵,因為2月6日是殉道者的紀念日,梨花的開放則是象徵著他們生命的復活。

在二樓展廳東側的牆壁上,是日本著名天主教畫家長谷川路可的巨幅濕壁畫〈往長崎之路〉,描繪二十六名殉道者從京都押往長崎,最後在長崎西阪被處死的場景。

“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聖經《約翰福音》15:13 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 聖經《約翰一書》2:24。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各自的苦痛與傷悲。每一天,都上演著小小的殉道。每當我仰觀殉道者,總感覺那並不是已經過去的歷史,而是與此時此刻的我緊緊相連的課題。 (『十七歲的夏天』/小崎登明)

圖為現今著名基督教作者Philip Yancey參觀紀念館時攝影留念。 圖片來源 |紀念館面子書

今天,在這個神聖的地方,我們瞻仰一班為信仰、為忠於基督、為忠誠於教會而受苦的殉道者。他們體現了基督信仰的精髓 。這種超越人性的力量,標誌著基督與他們同在。他們雖然被屠殺了,但卻是永生的得勝者。

日本二十六聖人紀念館

地址|850-0051長崎縣長崎市西坂町7-8

開放時間|09時00分 – 17時00分

電話 81-095-822-6000

參觀費用:一般:500日圓 / 國、高中生:300日圓 / 小學生:150日圓(團體票另有優待)。

交通|JR:從長崎車站步行約5分鐘。
巴士:在長崎車站前高速巴士轉運中心下車,步行約5分鐘。
路面電車(長崎電氣軌道):八千代町站或長崎車站前下車,步行約5分鐘。

網站|http://www.26martyrs.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26martyrs/

GOOGLE MAP|26 Martyrs Museum 
資料與圖片來源|官網 Facebook  http://www.icm.gov.mo/rc/viewer/10097/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