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佑寜堂 — 見證歌手孫耀威「愛的故事」,幸福大團圓!拱形的禮堂與高聳的鐘樓,融合中西的文化,具現代主義風格~

0
香港佑寜堂 — 見證歌手孫耀威「愛的故事」,幸福大團圓!拱形的禮堂與高聳的鐘樓,融合中西的文化,具現代主義風格~

香港基督教教會佑寧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自1845年建成至今已逾170年歷史。成立於1844年,是香港一座英語傳道跨宗派基督教教堂,佑寧堂於荷李活道的原址最初由倫敦傳道會牧師理雅各(Rev Dr James Legge)籌建,先後經歷兩次搬遷、一次受破壞重建。

佑寧堂原位於士丹頓街,於1891年搬遷到堅尼地道|網路圖片

然而,佑寧堂所代表的歷史價值不止於建築物,更印證了1840年代香港民間融合中西文化的嘗試,是理解香港社會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線索。根據資料顯示,香港佑寧堂原址位於荷李活道,是當時西人與華人社區的交界處,初名為愉寧堂(Union Chapel)。

佑寧堂歷史建築印記,相片來源|foursquare.com

佑寧堂又名愉寧堂,具愉快和安寧的意思;雖然「愉寧」非Union的貼切翻譯,但這個譯名較易令初次接觸基督教的華人所接受。「Union」寓意合一,不分中西。由於參與人數不斷增長,舊堂不敷應用,於1865年搬遷到士丹頓街,新堂可設多達400座位。

佑寧堂基石,由 Chong Fat – 自行拍摄,公有领域

直至1890年愉寧堂將一磚一石搬遷到堅尼地道現址重建,並於1897年加建副堂。1897年堂會完全自立,脫離差會倫敦傳道會。香港佑寧堂的聖所及鐘樓在2017年3月9日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指出,日佔時期教堂一度關閉,並曾遭嚴重損毀,戰後重建並加建聖所及鐘樓,新堂於1949年重建完成並開放,即今日所見第四代的香港佑寧堂。

香港佑寧堂以混凝土穹頂(Concrete Barrel Vaults)騰出建築內部,擴充室內空間;聖堂頂部之拋物線拱頂(Parabolic Arches)靈感可追溯至如Gaudi等不同建築大師;還有其獨立的鐘樓,亦是在香港十分少見。教堂平面呈長方形,正面有四條大石柱承托三角山牆,後左方有羅馬圓頂鐘樓,俗稱為大石柱堂。在外觀上具有非常獨特的風格:暗灰的色調、拱形的禮堂與高聳的鐘樓,具現代主義風格。

香港佑寧清拆前的大禮堂,相片來源|成報

不少人曾前來舉行婚禮,44歲的歌手孫耀威(Eric)和36歲陳美詩(Macy)拍拖八年,便揀選了此教堂行禮。孫耀威稱,「Union Church(佑寧堂)是我在香港的第一個教會,我有很多回憶在那裏。這次慶幸能在她被拆建前舉行我的婚禮,真的非常感恩!」於2017教會與發展商合作將教堂重建成22層高的綜合大樓。該發展項目包括一座可容納500人的聖殿建築﹑與及為教會所使用的一幢五層高樓及地下室。此外,還有一幢17層高的住宅大樓和會所設施。

香港佑寧堂外貎的新設計圖,相片來源|KplusK associates

新教堂將成為標誌性的崇拜建築,將開放給全港不同宗教信仰人士使用。教會的目標是希望建立一個宏偉的﹑莊嚴的﹑讓人肅然起敬的環境,為所有身處香港的人提供一個可作反思﹑禱告與安靜的場所。

香港佑寧堂大禮堂的新設計圖,相片來源|KplusK associates

根據教會歷史文件中所找到首座於1844年所建成的教堂建築作為創作靈感藍本,「新哥德式」的詮釋,將以5對拱形柱子體現出來,此結構使聖殿顯得更宏偉。這些拱形柱子支撐著懸掛於地面上的輕巧穿孔牆,藉此使聖殿空間光線充沛,且四面將由翠綠的花園所環繞著。預計新教會建築預計於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祝願新教堂能祝福更多的人。

香港佑寧堂

地址|香港島中西區中環堅尼地道22號A
網址|http://www.unionchurchhk.org
電郵|greganderson@unionchurchhk.org
電話|+852 2523 7247
圖片及資料來源|官網,KplusK associates,圖說香港歷史建築 1841-1896 By 黃棣才
封面圖來源〡香港佑寧堂Facebook專頁
費用|全免
谷歌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