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歷史悠久教堂「主教座堂」,新古典主義風格!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聖像及彩繪玻璃窗,肅穆莊嚴,領略主教座堂的氣派!

0
澳門歷史悠久教堂「主教座堂」,新古典主義風格!具有價值的歷史文物、聖像及彩繪玻璃窗,肅穆莊嚴,領略主教座堂的氣派!

澳門主教座堂,或稱聖母誕辰主教座堂,當地人又稱爲「望人寺」或「大廟」,是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堂,位於澳門大堂前地,建築於1576年以前,建築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圖片來源:FB@secathedralmacau

主教座堂歷史悠久,原來的建築是木造的,歷經多年後已殘破不堪。1849年,天主教集眾捐款,重新改建。1850年2月14日,由天主教澳門教區主教馬達主持初祀典禮。1874年一場甲戌風災,大堂頂部的拱頂被颱風所毀,一直沒有修復而形成今天的平頂設計。1937年,主教座堂再次改建為三合土建築,耗資十萬零九千元,成為今日壯麗堂皇的外觀。

圖片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

教堂外形莊嚴純潔,內部淸麗簡約,一派新古典主義風格。1553年,葡萄牙及各國最早的天主教士,為了宣傳上帝的福音,一路披荊斬棘,終於登陸澳門。1576年,教宗額我略十三世下詔,建立澳門教區。賈耐勞(Carneiro)神父受命成為首任署理主教,領導教區及遠東教務。

圖片來源:FB@secathedralmacau

教區成立時,該詔書立城外北部的望德聖母堂為主教座堂。後來,因為其過於偏遠不便,又接近麻風病院,不宜做主教座堂,故在城內另覓地方,即位於澳門半島中部,目前「大堂」的現址,興建一座聖堂為主教座堂。

圖片來源:FB@secathedralmacau

「大堂」正面設計壯觀簡樸,地下三扉大門聳立,不但具有新古典主義特色,且極富西班牙風格。教堂兩側設有塔樓,其中一側為大型時鐘,為1857年慶祝葡王伯多祿五世登基在英國訂造。推開教堂大門,可以看見「大堂」內部佈置莊重簡潔。正前方有主祭台,兩旁是兩個側祭台及四個側堂。主祭台有耶穌苦像,據天主教義解釋,他受天主派遣,為了救贖人類而捨生救命。其後面設有四幅以聖母及天使為主題的彩色玻璃鑲嵌畫。主祭台兩邊亦設有耶穌十二宗徒的彩色玻璃鑲嵌畫。

圖片來源:FB@secathedralmacau

教堂的牆壁上挂著木雕刻畫,每一幅畫都將耶穌背負十字架前往接受死刑的過程,稱為「苦路」鮮活地刻畫出來。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也因為祭壇下面掩埋著16和17世紀的主教和聖徒遺骨,為教堂帶來無限的榮光。

圖片來源:FB@secathedralmacau

四百多年來,澳門天主教區雖然歷盡千難萬苦,但仍然堅持在遠東為傳播福音而努力工作。澳門主教座堂不比世界各大教堂有名,但對於澳門來説,這座教堂的存在卻有著非凡意義。若到澳門走走,可前去領略主教座堂的氣派!

澳門主教座堂 Sé Cathedral Macau

地址|澳門大堂前地1號  Lagro da Sé, No.1, Cartorio da Sé
官網|https://www.semacau.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ecathedralmacau
Google Map|